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

陶馥蘭「多面向舞蹈劇場」《體色》之「夏」

編舞家陶馥蘭舞作《體色》,以春之水、夏之花、秋之火、冬之月,季節時序和各種代表各個不同時節的自然物,作為貫串全舞的主軸。




在「夏」這個段落中,五位白衣女舞者,以「去個別化」的外型,以及齊一的動作,表現一種植物性的有機身體。起初,五人俯臥於空茫的舞台上,靜默於微弱的舞台聚光燈下。接著,伴隨禪示般規律的鐘鳴,舞者的左手握拳,開始以身體的局部牽引其他部位,啟發身體的動作,時而屈身前傾,時而展臂向上,彷如一顆甫露新芽的花種,蓄足了土壤中的水份,資生涵養,蓄勢待發。



頃刻,一記長鳴鐘響劃過,舞者倏而起身,五人圍囿成一個小圓圈,向上延展身體,種子破土而出,枝椏生長,探索陽光的撫觸,召喚宇宙的能量。力量再度由身體的抽動,進而帶動全身的律動。接著,音波層層疊疊加入,電子鼓擊出強烈的頓點,音樂所營造的情緒張力益發高昂,花朵也隨之躍舞,讚頌大自然的美妙,以及夏季的繁盛。最後,音樂與燈光淡出,高展臂膀的舞者,排成一列,慢慢退入後台。



在這支舞作前段,陶馥蘭著重一種類冥想式的情境,使舞者的動作齊一而不單調,純粹而不乏味。其編舞的原則,在於從頭部、手部、腹部等身體的某個局部開始,以這個局部做為動作的源頭,身體的重心向下。但在舞作後段,當舞者一躍而起之後,雖仍以局部律動牽引全身,但重心的位置已然轉移,由低至高,而表現形式也以現代舞的跳躍舞姿取代情境鋪陳。



無論就編舞、舞台、燈光、音樂、服裝而言,簡約、一致、去個體性乃是支撐這支舞作的基調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